11月12日下午,宜昌城市大腦數字底座上線新聞發布會在三峽日報社10樓新聞發布中心舉行,會上介紹了宜昌城市大腦建設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。
為什么建城市大腦?
一是時代大勢所趨。進入數字化時代,城市治理光靠人力、沿用傳統思維和手段已不夠用。去年3月31日,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腦時指出,讓城市更聰明一些、更智慧一些,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。
二是城市發展所需。城市作為一個有機體、生命體,以往碎片化、分散化的信息化建設方式已經難以為繼,面對數字化、智能化浪潮,無論是提高治理水平,還是提升城市能級,都需要有城市大腦這個有機協同的現代治理工具精準賦能。
三是人民群眾所愿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始終是我們奮斗的目標。經過十多年來的積累,宜昌智慧城市有較好的基礎。怎樣順勢而為,讓老百姓在數字化時代享受更多更好的數字生活紅利,市委、市政府經過認真調查研究、對標分析、慎重考慮,今年上半年做出了加快建設城市大腦的決策部署。
為誰而建,建成什么樣?
宜昌城市大腦首先是老百姓的大腦,其次也是治理者的大腦、產業大腦,總體定位是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核心工具、面向市民精準高效服務的智能平臺,按照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城市作為生命體有機體的理念,著力打造現代城市治理的典范樣本。
這種定位主要有以下三點考慮
一是建設目標對標一流,建成典范。我市對標上海、杭州等先進地區,充分運用大數據、云計算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致力推動城市治理一網統管、民生服務一網通辦、政府運行一網協同,使城市具備更廣感知力、更強協同力、更優洞察力和更高創新力。
二是總體理念和技術架構力求先進??傮w規劃內容主要包括“1234”?!?”是一個數字底座;“2”是兩個體系,即數智化支撐體系、三融五跨應用體系;“3”是三大保障,開發與運維服務保障、組織與機制保障、標準規范與安全保障;“4”是四大領域26類場景。
其中數字政府領域,圍繞實現一網通辦、一網統管、一網協同,重點建設安全生產、應急管理、生態環保、智能交通、智能審批、移動辦公等應用場景。數字社會領域,圍繞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,突出生老病死、業教保醫等民生高頻事項和群眾關鍵小事,著重推出宜碼通城、未來社區、民生直達、處方流轉、就業服務、先看病后付費、先離場后付費等場景。數字經濟領域,圍繞服務企業和產業,提供工業地圖,建立產業大腦,重點建設惠企在線、化工綜合監管平臺、工業互聯網、大數據產業特色小鎮、全域旅游等應用場景。數字生態領域,圍繞數據安全管控、城市大腦研究院、開展公共數據信托試點、推進城市大腦立法等方面場景和項目落地。同時持續迭代升級已有的疫情防控、智能交通、生態環境監測。
三是始終注重實用管用好用。充分結合人民群眾所需所感、城市管理和產業發展的堵點、難點、痛點、盲點謀劃應用場景,用流量和口碑檢驗建設成效,讓城市大腦實用、管用、好用。
怎樣建?
充分利用宜昌現有基礎,按照治理安全為先、民生服務并重、兼顧產業發展思路,正在努力蹚出一條又好又快的城市大腦建設宜昌之路。
● 堅持人民至上、需求導向,切實解決群眾急愁難盼。在總體規劃制定中,始終以人民需求為起點,充分了解人民群眾、社會各界的真實需求,同時針對各部門基礎、短板系統梳理,著力解決治理工具不足、能力不足、手段不足等方面的問題。
● 堅持有機統籌,同步推進,大腦小腦一起轉。城市大腦側重底層平臺能力、建設多跨綜合場景、統一標準規則、加強安全管控等任務。部門小腦側重打通數據、業務、系統內循環,按照多跨協同要求,實施業務流程再造。大腦為小腦提供能力支撐,小腦為大腦提供數據支持,兩者相互依存、相互支撐、分工協作。與此同時,縣市區積極建設特色個性應用場景。
● 堅持博采眾長、為我所用,底座場景分開建。為了保障有更充分時間深度謀劃完善應用場景,讓最適合的團隊建設最擅長的場景,推動場景不斷迭代升級,我市將數字底座與應用場景分開招標,吸引更多企業差異化參與建設。
● 堅持開放生態、自主發展,推進建管營一體化。我市既面向國內眾多頭部企業集四海之智優化設計方案,吸引最先進的技術和研發團隊參與建設,又堅持把城市數字發展的主導權掌握在自己手里。根據指揮部決策部署,由國投集團恒泰公司作為城市大腦的運營公司,負責投資、建設、運維,在實戰中培養本土運維團隊。在此基礎上打造產業生態,以數字化項目帶動產業園區發展,進而帶動整個大數據產業發展。
關于階段性主要建設進展
一是在集中調研比選的基礎上,完成了總體規劃設計方案。
二是數字底座建成上線。本次數字底座擁有數據存儲、高效計算、數據治理、物聯感知、人工智能、安全可控等六大核心能力,涵蓋17個方面、4000多個顆?;马?,通過建庫聚數、共治共享,為部門小腦、綜合應用場景以及縣市區數字化改革提供技術、數據和能力支撐,數字底座建設量體裁衣,實現了底層能力的大幅躍升。
三是部分應用場景落地。智能審批、宜格服務、宜接就辦、宜鍵生命護航、一部手機游宜昌等場景已經部分落地。全市一個停車場已在南湖、新二中、九碼頭等多個停車場試點,先看病后付費在選擇醫院試行;自然災害地理信息系統、智能消防接處警、化工綜合監管、處方流轉等正在抓緊建設。
四是部門小腦逐步聯動。目前公安、交通、住建、衛鍵、民政、文旅等10個部門小腦建設方案已經制定,正在積極推進落地中。
五是產業生態初步形成。在城市大腦項目帶動下,三峽大數據產業園已入駐企業、院所20余家。投資30億元的大數據產業特色小鎮正在謀劃。三峽東岳廟大數據中心一期建設基本完成,宜昌大數據“三園兩中心”的產業布局加快落地。